作为营收能力破万亿的金融巨鳄,平安在2018年就度过了三十而立的重要时刻。下一个重要的10年,平安把重心放在了金融、医疗、房产、汽车和智慧城市5大生态圈上。这其中,对于城市整体服务的关注,是平安的一个新探索。
但在这个赛道,曾出现过中兴、华为、太极股份、中电科等做硬件的公司,近两年以阿里、百度、腾讯、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厂商也开始重点投入而从金融行业切入进来的第一家巨头,是平安。
目前,具体成绩上,平安在2019年1月助力深圳市政府推出了全深圳统一使用的“i深圳政务服务”APP,2019年4月中标深圳市智慧发改(一期)项目,智慧城市云平台方案也已在国内数十个城市陆续进行推广。
但对于其整体布局及打法的差异化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借此契机,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深度对话了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兼CTO胡玮先生,一窥深处改革前沿地带的平安,如何在城市数字化进程中分饰自己的角色。
“另类”的平安智慧城市
首先谈及定位。胡玮表示,现在市面上确实出现了诸多分门别类的智慧城市阵营,但彼此之间本质上存在差异。与之相比,平安的特点很明显。
1、平安不做硬件。
平安的核心是做数据平台及上层应用,即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城市各委办局核心系统做顶层设计和应用。因此,平安与跟硬件厂商是一个很强的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对手。
2、植根深圳、辐射全国。
对于扎根深圳已有30年历史的平安来说, 助力深圳市政府推进城市治理,是平安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平安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让深圳的城市治理与“深圳速度”匹配,而目前平安智慧城市已在深圳落地了智慧政务、生活、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标杆案例。同时,已与重庆、杭州、南京、南通、广西北部湾等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展开合作。
3、对便民做好极致服务。
从十九大报告中也能看到,政府层面对智慧城市的方向规划越来越偏向于便民服务的开展,从原本的政府基建到城市的文化生活,智慧城市的内涵在变化,而平安作为以科技赋能个人金融生活的专业服务商,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见,无论从软硬件的布局、起步的区域性以及服务对象,平安智慧城市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目标与资源
胡玮用一句简短的话表达了平安做智慧城市的目的:服务好企业、政府和市民。
他补充说明,目前每8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平安的金融客户,此外平安本身有180万员工,生活在各个城市——如此一来,平安在做城市服务时,不仅服务市民,也在服务自己的用户。
当前,整个大背景是“国家在号召”,近几年一系列的文件都在强调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而各级地方政府也对城市的信息化需求步入到崭新的“智慧化阶段”。不过,由于在更早之前的一波城市化建设浪潮中,重硬件轻软件的弊病特别突出,导致产能过剩——很多数据中心处于空置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但是今天,城市应用和城市数据都在起量,更多企业也在参与进来,这些硬件资源是能够被派上用场的。加上老百姓对智慧城市的期盼很强烈,需要实际感受到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便利,数据智能的价值真正被意识到了。
而平安,在近10年来于科技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布局智慧城市,既是企业发展的生态营造规律,也是紧跟历史前进的脚步。
在实现目标这件事上,胡玮信心满满。
他表示,平安集团采取的是“协同作战”,而平安智慧城市是统一牵头的公司,可以调配整体的资源来促成业务的开展。至于在各地的具体合作形式上,可能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与政府合资、与当地企业合资、独立子公司等等都有可能,但还是以“对城市长远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政府是主体,平安做支持
胡玮说,智慧城市中,平安只是个“搭台”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各城市委办局。
他点赞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愈发具备开拓意识的现象。
从自身经历讲起,他谈到,现在的深圳市政府实际上是非常开放的一届,公共服务意识更强。在关心产业环境方面,深圳市政府拿出了高额(上百亿)的产业扶持资金,对税收优惠、外来人口补助、高新人才补助都做了大量工作,地方营商环境变得更好。从官员自身来看,也会更加注重办事效率的提升。
仅举一例来看,平安曾经和深圳市发改委联合做过一些宏观经济预测,帮助他们更好预测当前整个经济形势,把握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辅助政府宏观决策。。比如做过一套 营商环境分析优化的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经济领域智慧化管控与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精准助力产业规划和企业扶持。
“政府是主体,平安做支持”。在这个逻辑之下,胡玮同时作为平安智慧城市的CTO也在整个“1+N”的平台架构中深刻植入这种思想。此前平安智慧城市联席董事长俞太尉对雷锋网介绍过“1+N”的平台的规划架构,一朵智慧城市云+N个行业板块,可谓是平安整个技术体系的浓缩。在这个平台里,胡玮重点谈到了4个重要特征。
1、开放性与兼容性并举
智慧城市是平安的新兴业务,从一开始打造这个应用平台的时候,就强调了开放性,加入了很多微服务的架构。比如视频服务平台,有很多开放接口,类似小程序,企业可以自己做开发。微服务可以小步快跑,不至于一个升级就让系统瘫痪。
2、安全是基础
平安是被银保监会强监管的企业,有等保四级资质,在信息安全方面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措施和手段,层层设防,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3、顶层设计
胡玮提到,平安做顶层设计的一套原则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作共赢。这意味着,他们不仅仅考虑单一趋势,而是考虑到整个城市级的平台应该如何设计。平台每一层的功能模块都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各个城市可以做持续建设,不存在数据孤岛、烟囱林立的问题。
4、数据治理
以前数据比较割裂,加上各委办局的无效数据也占很大比例,数据智能这件事正变得非常重要。很多企业不会干,因为是很苦很累的活。这其中,一套统一规划的底层数据平台非常关键,没有它,数据就跑不通。
但胡玮表示,跑通数据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为什么?
因为理论上,数据交换平台就可以把数据打通,但实际上打通之后发现,调用的数据很多是有问题的:不同的数据来源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需要数据清洗、标签重构、血缘关系梳理、污染源发现等。
在追溯数据源头、查找污染环节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平安在金融领域有着非常成熟的区块链技术,独具支持国密算法的优势。
解构深圳智慧城市标杆G To C产品:“i 深圳”APP
在借助诸多的集团资源、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与政府的密切沟通之后,i 深圳这个政务服务的标杆产品顺势而生,成为目前深圳市政府统一的集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窗口。
截止目前,i深圳已经上线2000余项政务服务和公共便民服务,对接30余家政府机构入驻。其中,深圳9个行政区(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坪山、龙华)已经全部完成服务入驻,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
胡玮聊到这款产品,一直强调政府是这个产品的运营方,而平安只是技术支持的角色——实际上,这也符合胡玮口中“平安搭台,政府唱戏”的定位。
在推出这款产品之前,深圳市政府的痛点之一就是一直缺少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当时各委办局都有各自的移动应用,市民需要下载很多APP才能协调好某项具体的政务需求。“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全市统一的平台,而不是分散去做?我觉得这是可行的。”胡玮谈到。
2018年8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启动“深圳市统一移动政务服务App”项目招投标工作,经过多轮专家评审,最终平安成功中标。着手搭建的工作迅速开展了起来。
第一个问题是入口要统一,打造全市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例如,在政府规划之下,深圳当地的9个行政区已全部入驻,并各自负责版块的维护。对于市民来说,少跑一次腿、少排一次队,少交一次材料,节省了更多时间。此外,水务集团、燃气集团、机场集团、巴士集团、东部公交、客货中心、盐田港集团、赛格集团、兰科中心这9家国企单位已入住i深圳。
第二个问题是加入功能。毕竟行政审批是刚需但低频,而便民服务才是高频的,也是决定i深圳生命力的关键点。因此,刷码乘公交、社保挂号、公积金、摇号竞价、在线值机等一系列热门功能被加入到首页,不久后还将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
第三个问题是企业服务。怎么让企业信用查询、经营许可证办理、企业扶持、警务安全等得到全方位覆盖,让当地企业真正用上。胡玮透露,他们2019年年底的目标是让95%的个人服务和60%以上的企业服务在i深圳上实现秒批秒办。
从深圳走向更多城市,胡玮觉得,从技术角度看,i深圳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复制的,但城市间存在产业结构、区位地理等差异,个性化的技术需求一定存在。
智慧城市发展道阻且长
有了技术平台,有了落地案例,有当地政府支持,平安的智慧城市业务已经正式驶向大海。
这个行业密布资本,有PATH(平安、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暗中较量,即便是具备模式上的差别,但是由于各自能力相对完善,又极力打造生态,行业玩家在很多领域都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但都向着同一目标:希望城市发展得更好。
胡玮说,眼下,建设智慧城市被列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也迎来了未来十年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平安也在抓住这一波机遇,他相信,城市的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好。(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