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次CNNIC报告第六章:总结

  • 时间: 2020-09-29 06:39:21

腾讯科技讯 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以下为报告第六章: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上半年,我国及全球多个国家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导致国际贸易阻滞、经济活动停滞、产业链条疏离,全球经济增长中枢面临长期下行趋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互联网表现出极大的发展韧性和爆发力,在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惠民和数字治理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实现经济社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一、 “新基建”进程加速,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升级

(一) “新基建”加快布局,拉开高质量发展序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布局。2020年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进度,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并对新型基础设施覆盖领域进行了明确定义 ,“新基建”获得前所未有重视。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将更为广泛地应用实施,“新基建”作为夯实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石,将揭开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序章。一是与应用场景融合,推动数字化消费发展。“新基建”要发挥更大作用,离不开与应用场景的融合。在疫情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消费、教育、医疗、办公等需求,如网购、云课堂、远程医疗及病情筛查、远程办公等,需要5G等高速、可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从而有望形成投资——消费的双向促进,不断提升投资效益。二是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支持的数字经济领域,在涵盖消费互联网的同时,也将面向产业互联网提供服务。“新基建”与传统产业融合,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方式到营销运营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流程再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服务延伸、产业协同、智能运行等能力。三是与民生融合,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以“一业带百业”,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和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展,最终促进社会就业。与此同时,对原有旧基建的数字化改造,将带动城际轨道、道路建设、城市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物流、交通、市政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二) 5G建设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2020年上半年,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5G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超出预期。5G牌照发放一年来,我国5G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在网络建设方面,每周平均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1.5万个,截至2020年6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预计2020年底,我国将建设5G基站超过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在应用创新方面,全国累计开展5G创新应用400余项,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600个。二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根据公开数据测算 ,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3.41万亿元,2020年有望增至3.78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工业互联网在平台建设、融合应用及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在平台建设方面,已培育形成超过500个特色鲜明、能力多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70个,部分重点平台服务工业企业近8万家。在融合应用方面,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进入实施阶段,建设超过10万个5G基站,在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和领域,已形成上百个5G创新应用场景。在安全保障方面,已发布30余项工业互联网安全相关标准,初步形成对百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900余万台联网设备的实时监测能力,共服务9万多家工业企业 。

(三) IPv6规模部署加快,基础资源能力不断提升

在“新基建”提速的大背景下,发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将为5G、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是IPv6规模部署工作再上新台阶。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末,IPv6活跃连接数达到11.5亿,较2019年8亿连接数的目标提高43% 。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14.42亿,IPv6活跃用户数达3.62亿;排名前100位的商用网站及应用已经全部支持IPv6访问。随着用户增长,IPv6流量也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7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LTE核心网总流量达4372.06Gbps,IPv6流入流量平均占比达10.25%。二是域名等基础资源整体情况持续优化,技术更新升级不断加快。截至2020年6月,我国“.CN”域名数量为2304万个,较2019年底增长2.8%,继续保持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数全球第一。在域名系统部署方面,我国先后引入F、I、L、J、K根镜像服务器,提升我国网民访问域名根服务器的效率,增强互联网域名系统的抗攻击能力,降低国际链路故障对我国互联网安全的影响。

(四) 卫星互联网发展提速,关键技术尝试突破

上半年,卫星互联网被划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我国卫星互联网加快建设。卫星互联网既是“新基建”的关键项目,也是助力“新基建”的重要支撑。发展卫星互联网,将加速技术突破、吸引投资,并对国家安全起战略性支撑保护作用。一是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与全球领先水平仍具有差距。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达2666颗,其中低轨卫星在轨数量达710颗。美国SpaceX的Starlink和亚马逊的Kuiper计划发射数量分别达到4.2万颗和3236颗 。无论是在轨卫星数量还是计划发射数量,我国的卫星数量都低于美国。二是我国正逐步尝试突破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2020年6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同时,国有和民营航空航天企业均在“重复利用”与“一箭多星”等关键技术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三是我国航天企业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布局。在SpaceX、OneWeb等海外企业竞相抢占低轨卫星市场背景下,我国多个低轨卫星星座计划相继启动,形成了央企领衔、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发展局面。其中,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先后在2018年底发射“虹云”工程和“鸿雁”工程首颗试验星;2019年7月,我国首枚民营航天企业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美国后第二个具备民营航天卫星发射服务能力的国家;2020年1月,我国银河航天公司发射低轨宽带试验卫星。

二、 “新经济”表现亮眼,数字经济成为重要支撑

(一) 以消费扩内需,网上购物激发消费潜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各类线上消费、新型消费发展迅猛,极大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消费升级,并为激活国内消费市场内循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力。一是有力促进疫情后的消费回暖。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网上零售优势进一步凸显。电商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发放各种形式电子消费券,通过补贴用户激活线上线下消费;商务部等部门组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双品网购节”,带动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4300亿元;“618”电商年中大型促销中天猫和京东交易额分别达到6982亿元和2692亿元,疫情下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二是加速推动形成国内消费市场内循环。上半年,直播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激活消费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6月,直播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用户规模分别达3.09亿、2.57亿和1.38亿。其中,直播电商和二手电商在降低线上买卖门槛,推动闲置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了“地摊经济”的线上版本;跨境电商在带动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回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 以创新促发展,新业态驱动经济新动能

疫情下我国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加速,形成了平台经济、服务经济、共享经济等多元化的创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一是平台经济发挥乘数效应。平台经济作为生产力的新组织方式,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5907亿元,同比增长14.1%。数字平台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应用、资源调动能力,开发AI诊断、健康码、企业复工平台等应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在实现精准对接供求双方、提升产业效能方面发挥了乘数效应。二是服务经济壮大现代服务业。受疫情影响,传统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线上化渠道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网上外卖、线上教育、在线诊疗、远程办公、跑腿闪送等个人和企业数字化服务竞相出现,在解中小企业“疫情之困”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助力。三是共享经济推动新用工模式。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同比增长1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时期,共享经济表现突出,以共享医疗、共享用工为代表的新共享模式发展迅猛,在推动数字服务消费和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以融合促转型,数字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大加快。一是线上化迁移进程提速。疫情带来的生产运营和复工复产挑战,按下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加速键。百万企业通过上云端、线上卖、用软件等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同时也拉开了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幕。二是数字技术应用加深。在疫情外力和产业升级内需的双重作用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步伐逐步加快,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数字孪生、无人仓储等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产业逐步成长。三是平台效能进一步凸显。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助力制造业企业精准排产、转产及生产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提出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 “新民生”兜住底线,互联网助力稳定民心

(一) 保基本民生,互联网保障民生基本所需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在2020年上半年全国上下集中主要力量抗疫情稳经济的同时,互联网新模式、新技术也在后方全面发力,配合各项政策举措织牢民生保障网。一是保障民众生活无虞。在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下,线上买菜、无接触配送等应用服务层出不穷,电商平台和传统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加快,生产、流通、销售数字化程度加速提升,各类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为保障商品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撑,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不受疫情影响。二是纾解民生焦虑情绪。网络社交、网络新闻等互联网应用加速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共享;舆情地图、疫情风险等级查询、智能辟谣等智能化的信息发布,也进一步压缩了信息真空和谣言的出现,缓解了广大群众的焦虑情绪。三是便利民生服务。受疫情推动,用户线上使用习惯进一步养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购物、网络娱乐、在线医疗、网络金融等互联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消费方式,帮助人民群众实现“隔而不离”,足不出门享受生活便利。

(二) 稳居民就业,互联网助力守住民生之本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我国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互联网平台经济下的新业态、新模式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正在成为支撑就业的重要力量。一是线上招聘、培训等网络应用助稳岗、扩就业。2020年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创新招聘手段,把招聘会“搬到”网上,无接触招聘会、无接触双选会、无接触面试等为毕业生和就业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线上培训通过为就业者提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档”,企业职工技能“不落伍”。二是共享模式保障灵活就业。上半年在疫情推动下,互联网公司和餐饮等企业之间通过自行调配人力资源解决特殊时期的用工效率问题,灵活用工模式进一步发展,相关企业也随之开发共享用工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稳定社会就业。三是新模式催生新岗位新职业。网络直播、网络营销、网上外卖等新模式创造了数据标注员、送餐员、网络营销师、小程序开发员等新的就业岗位。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上招聘用户规模达1.12亿,占网民整体的12.7%。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类的岗位总数猛增,比2019年增加近13万个;截至2020年6月15日,直播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上涨大约134.5%。

(三) 助扶贫攻坚,网络扶贫工程成果斐然

2016年以来,中央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2017至2020年连续四年印发实施年度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每年召开网络扶贫工作视频会议,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疫情背景下任务更显艰巨。2020年上半年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网络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一是网络覆盖为农村提供泛在接入,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数据显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已累计支持超过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和数万个4G基站建设,其中约1/3的任务部署在贫困村;截至2020年6月,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到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到98%,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二是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乡村数字经济成为脱贫致富重要抓手。电商是新型经济体,更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在疫情冲击下,电商平台积极推进消费便利,利用直播模式为电商扶贫注入新活力。县长、村干部直播带货成为新气象,实现了“造血式”扶贫。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684.8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是网络扶智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和网络培训提高农村网民专业技术能力。“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疫情期间,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人次数达到20.73亿,访问人次达到17.11亿,为农村地区的学生送去了优质教育资源 。

四、 “新治理”初见成效,数字政府再上新台阶

(一) 法制进程加快,数字治理逐步有法可依

一是《民法典》出台,成为互联网时代推进数字治理的里程碑。2020年上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民法典》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在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电子合同、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侵权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回应了近年来网络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规范网络空间中不同主体的行为,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数据治理法制化进程加快,勾勒出国家数据安全整体布局。在国家层面,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审议并发布,进一步确立了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数据安全管理各项基本制度,同时明确了开展数据活动的组织、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草案》的发布,有望填补数据安全领域的政策和法律的空白,也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法治建设奠定基础。在地方层面,深圳先行先试,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在法规层面提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据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享有数据权,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

(二) 探索协同共治,多元治理创新不断突破

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防控中,平台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等多个数字治理领域的治理能力均有所提升。一是平台数字治理加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日趋形成。在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平台在数字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健康码、疫情地图等为特殊时期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数字治理的高效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成为了构建政企协同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平台治理的法治化也逐步推进。在实施11年后,《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新增加了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和细则,此举有助于为平台治理提供指引和依据。二是网格化治理推陈出新,提升社会综合治理“精度”。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部门借助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城市大脑 等数字治理创新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特别是基层网格化数字治理模式通过下沉到社区提高了治理的“精度”。2020年上半年,多个省市的城乡社区都通过社区微信群、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积极开展防疫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社会治理服务。这既是基层治理的一大创新,也反映出更加开放的数字治理体系正在形成,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的社会自治将成为公共部门治理的重要补充。

(三) 打造数字政府,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

一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速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不断提升数字政府的服务能力。自上线试运行一年以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0余个国务院部门连接,初步实现360多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1000多项高频热点办事服务。二是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提升。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排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特别是作为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在线服务指数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9位。三是政务服务覆盖范围全面拓展。当前,31个省级政府已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以上的政务服务平台,其中21个地区已实现省、市、县、乡、村服务五级覆盖,政务服务“村村通”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初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层级清晰”五级网上服务体系。四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成,一体化的数据共享响应机制日趋完善。“一次注册,全网通行”全面推行,网上办事重复注册问题得到初步破解。五是支撑疫情防控常态化作用明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信息码”并与各地“健康码”对接,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一网办”“在线评”等“无接触”“一站式”服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